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西秀区:党建引领筑牢扶贫战斗堡垒

    信息发布者:莫文卫
    2018-07-14 16:22:20   转载

                           西秀区:党建引领筑牢扶贫战斗堡垒


    “我就依靠一个‘干’字,让大坝村群众越来越富、村容越来越美、产业越来越旺,现在我们仍然要苦干、实干、加油干,将‘干’字坚持到底,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7月1日,在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大兴用“我就一个字,干!”讲述了22年来带领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艰辛历程。

    22年前,30岁的陈大兴从老支书手里接过大坝村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当时村里很穷,大家生活都很苦,有的家庭吃饭都成问题,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缝缝补补。陈大兴想,日子不能这样过,一定要想办法,让大坝村变个样子、群众换种“活法”。那时,他的心里天天想的事就是如何带领群众脱贫。

    “种植传统农作物最多就能解决温饱,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种植习惯。”在当时,改变传统种植方法,没有经验可学,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于是他带头流转部分土地,自己带头去探路子、找项目,走了不少弯路,项目赔了赚、赚了赔。

    2011年,陈大兴承包种植的30亩金刺梨有了几十吨的大丰收,闯出了一条新兴的产业之路,于是他带领乡亲们一起成立了3个合作社,几年时间,面积就达2300亩,形成了规模种植,实现了大坝的产业从无到有。

    2014年,随着村里产业发展有了一定起色,如何实现富美乡村的梦想成为众多群众的梦想,于是,大坝村党支部决定,统一规划建设新村,当年,28户村民搬进了别墅,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该村共建成别墅130余栋,村民全部圆了乡村别墅梦。

    如今,大坝村的农业产业百花齐放,建成深加工大坝延年果酒厂,农旅结合产业模式更是大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目前,大坝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1982元增加到12000元,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到350万元,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蜕变。

    这是西秀区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扶贫战斗堡垒的一个生动事例。近年来,西秀区始终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为主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模式,用党建工作统领脱贫攻坚各方面,全过程,在脱贫攻坚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以抓党建的实际成效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为切实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2014年至2017年期间,西秀区着力在强化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筑牢基层战斗堡垒、选派精兵强将、强化基层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党建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作为全区脱贫攻坚的总指挥部,西秀区委坚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党建促脱贫核心体系,统筹部署各领域脱贫攻坚任务,整合各级干部力量,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干部大帮扶工作,构建区、部门、乡、村四级帮扶机制。同时,坚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树立脱贫攻坚一切工作到基层、到一线的导向,建强村党组织,选好带头人,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目前,共派出136名帮村书记挂点帮扶,161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2862名区直部门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606名党员突击队队员、264名集中攻坚队队员吃住在村、工作在村,各帮扶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基层解决了一大批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过程中,西秀区还抢抓中央“万企帮万村”和省委“千企帮千村”行动开展的机遇,创新推行“产业村长”社会帮扶扶贫模式,按照互利共赢、就近帮扶、统筹均衡的原则,统筹开展百企派挂“产业村长”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让企业参与到村级产业发展中,帮助贫困村更好地发展产业,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目前全区共有116家优良企业通过做产业、拓市场、找就业、送温暖等方式向131个贫困村开展定向帮扶,投入帮扶资金24120万元,直接帮助贫困人口29904人,涌现出如万绿城集团董事长包爱民等一批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脱贫的产业村长,凝聚了全社会携起手来共战贫困的强大合力。

    在西秀区鸡场乡新合村,一块块“万绿城产业扶贫生态养殖户”牌子挂在贫困农户家,上万只小鸡漫山遍野欢快觅食,成千只肥嫩生态鸡正在装进“万绿城”采购车……这就是万绿城集团产业扶贫初见成效的喜人景象。

    万绿城集团作为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在安顺的生意风生水起。万绿城集团参与精准扶贫后,也同样干得有声有色。

    “现在鸡场乡新合村、联新村的村民们都知道,他们有两个村长,一个是村里投票选举的村长,一个是帮村里搞产业扶贫的扶贫村长万绿城集团董事长包爱明。”说起乡里今年来发生的好事,与万绿城集团对接扶贫工作的鸡场乡副乡长童武心里有着一本门儿清的账本。自万绿城集团董事长包爱明担任了鸡场乡三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村长以来,鸡场乡就好事连连。今年年初,集团就给乡里送来了三吨多的慰问物资和20万元的贫困户慰问金;新春刚过,集团又与三个贫困村的合作社和农户签订了首批10万只农家土鸡的收购协议,并建立了生态家禽的长期供应机制。

    这是西秀区持续开展“百企帮百村”“百企帮万户”“百企派驻产业村长”等扶贫行动的一个真实写照。围绕到“2018年每个贫困村有1至2个支柱产业,建成1个以上销售平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贫困县标准”的目标,制定了“产业村长”这一西秀版的企业帮扶计划,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让企业融入脱贫攻坚一线,让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向贫困主体聚集,助推产业结构精准调整,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加快实现脱贫致富。

    近年来,在全区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党建促脱贫攻坚等有效举措,西秀区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效助推了农村发展。推行土地流转收益、村级领办实体、壮大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提升村级组织的调节和领导能力,贫困发生率从9.13%下降至1.45%,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